1. 首页 - 资讯

2次延期回复后国盛金控答深交所问询:国盛证券分类评级下降导致业绩下滑

  2次延期回复后,答深交所年报问询:国盛证券分类评级下降导致业绩下滑,股票自营规模仅剩1.11亿元!

  原创 每经记者 每经牛眼

  时隔20多天,在经历两次延期回复后,昨日晚间,国盛金控披露了深交所对公司2020年年报问询函的答复。在回复中,国盛金控表示,国盛证券分类评级由BB级下降为CCC级,导致重资本业务规模被迫压缩,部分外部交易对手终止或暂停与国盛证券合作,导致相关业务收入不及市场平均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0年国盛证券股票自营规模由年初的17.10亿元压缩至年末的1.11亿元;2020年度股票自营业务综合收益率为8.30%,同比下降了4.89个百分点。

  分类评级下降导致重资本业务规模收缩

  国盛金控披露显示,2020年公司收入、利润主要来自于证券业务,报告期内证券业务(运营主体为国盛证券及其下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04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降79.22%。根据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数据,证券行业2020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1%,净利润同比增长27.98%。深交所对此提出,公司需要说明证券业务经营业绩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

  国盛金控回复显示,国盛证券2020年度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增加4.27亿元,同比提高65.76%,收入占比由34.97%上升至56.6%;而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减少4.28亿元,同比下降75.31%,收入占比由30.57%下降至7.37%;其他各项业务收入变动对总收入影响有限。

  图片来源:摄图网

  支出方面,国盛证券2020年度营业总支出增加3.43亿元,同比增长23.78%,主要体现在业务及管理费增加2.40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亿元。记者注意到,国盛证券2020年度信用减值损失金额为1.93亿元,同比增长108.55%,主要由买入返售业务产生。

  因此,结合收入与支出情况综合来看,国盛金控认为,公司证券业务2020年度业绩欠佳的主要原因为:一是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总体增速放缓。证券经纪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收入增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二是国盛证券分类评级由BB级下降为CCC级,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上升,重资本业务规模被迫压缩,部分外部交易对手终止或暂停与国盛证券合作,导致相关业务收入不及市场平均水平;三是成本费用增加超过收入增长。国盛证券前期为支撑业务快速发展,所布局的人员、系统、办公场所等业务成本已经投入,在收入增长受限的情况下,导致成本费用增长超过收入增长。

  权益类金融资产规模大幅下降

  不难发现,证券自营业务下滑是拖累国盛证券业绩不及行业平均水平的重要因素。据悉,国盛证券2020年度证券自营业务收入1.4亿元,较2019年减少4.28亿元,同比下降75.31%。国盛金控对此表示,证券自营业务收益大幅下降主要系国盛证券基于风险防范需要主动压缩重资本业务规模、降低债券自营杠杆等因素所致。

  记者了解到,国盛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规模由2020年初的100.39亿元压缩至2020年末的54.95亿元,其中股票自营规模压缩最为惨烈——由17.10亿元压缩至1.11亿元,相应收益由2019年度的3.54亿元下降至2020年度的0.84亿元;债券自营规模则由73.46亿元下降至42.04亿元,相应收益由2019年度的3.95亿元下降至2020年度的1.11亿元。

  当然,随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规模压缩,不仅导致了国盛证券营业收入的下滑,同时也导致了国盛证券自营收益率下滑。

  数据显示,国盛证券2020年度债券自营业务综合收益率为1.92%,同比下降了2.57个百分点;股票自营业务综合收益率为8.30%,同比下降了4.89个百分点。国盛金控表示,国盛证券2020年度大幅压缩了股票持仓规模,清理了股票投资组合,仅保留新股网下申购业务及少量的量化投资业务(中性策略),导致股票投资收益金额同比大幅下降。相反,2020年度,国盛证券基金收益率14.32%,同比提高了9.57个百分点,收益率较好。

  正是由于受子公司国盛证券债券及股票自营业务规模下降、投资策略调整以及市场因素等影响,国盛金控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的综合收益同比有所下降,仅为2.80%,同比下降45.63%,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而同期,综合收益率超过10%,等综合收益率也均超过5%。

  图片来源:国盛金控公告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本文由今日都市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