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澎湃新闻:作家紫金陈利用影响力维权,有错吗?

  原标题:马上评|作家紫金陈利用影响力维权,有错吗?

作家紫金陈作家紫金陈

  这两天,作家紫金陈在宁波市鄞州区仁医堂中医医院就诊后维权一事,引发网络关注。

  5月30日下午,当地卫健部门通报,认定该医生存在知情未告知的不规范行为、存在夸大宣传医疗效果、过度收费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作出对该医院罚款3.5万元、当事医生唐某暂停执业资格三个月的决定。

  从当事人爆料,到引发网络关注,再到官方介入调查、给出初步结果和处理,这一切都还挺正常的。这次,宁波有关方面的反应速度和处理力度,也可圈可点。

  但是,紫金陈随后发了一条微博,其内容所指让人不吐不快:“看到一些人的话,解释一下,我也许利用了影响力维权,但我没有任何经济诉求……假如后续有退款或赔偿,我自己另外掏钱,翻倍,200%捐给慈善机构,立贴为证。”

  紫金陈放弃退款或赔偿,并表示愿意翻倍捐出,这当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指摘名人利用影响力维权,却毫无道理可言。本来应该堂堂正正索要的赔偿,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这其实大可不必。

  如果一个人的影响力,可以帮助他更快、更有效地维权,为什么不能使用这份影响力呢?只要维护的是正当的、合法的权益,这就 没毛病。更何况,出了医疗事故进行合理的索赔,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跟道德压根就没关系。

  名气、地位、影响力,这只是一个权益人的附加值,而不是什么原罪。

  换句话说,因为是名人,维权时就要刻意收敛、要事先考虑把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吗?他们没有这个义务,对于社会和大众来说,也没这个必要。

  相反,我们不仅要允许名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做有益于自己的事情,还要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这两年,公众人物应对舆情,常打出一套话术:对不起,占用了公共资源。但只要是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我们支持占用,也欢迎占用,因为这同样与我们息息相关。

  正如紫金陈所说,这种奇葩疗法,背后涉及到的可不止他一个人,甚至还有孩子。如果他能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彻底纠正这家医院 存在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反倒是,消费者维权领域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名人维权靠“大V”身份,普通人维权靠“闹大”。我们更想看到的是,普通人的维权,也能获得一定的关注和处理。

  如果不是人气作家的光环加身,一个普普通通被误诊的患者,在网络平台发表诉求也能被及时看见、引起重视、迅速果断解决,那才是善莫大焉。

  再进一步说,我们还要尽可能地赋予普通人一份“影响力”。这份影响力不是建立在维权者自身名气下,而是建立在各个公共部门和市场主体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基础上的反应机制。这份影响力,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拥有。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本文由今日都市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