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感谢《未定事件簿》教会了我“营销式抄袭”

“把抄袭说成「致敬」,可谓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抄袭多么难听,致敬何其喜庆,把抄袭说成致敬,虽然性质和内容没任何变化,但听起来就顺耳多了。就像孔乙己把「偷书」说成「窃书」,尽管仍然没挡得住人家打折了他的腿,可自己脸上却还是有光彩的。”

——陈鲁民《拒绝致敬》

7月29日,米哈游的乙女恋爱向AVG《未定事件簿》公测,虽然此前曾透露出的PV或者是内测片段已经在微博及NGA等论坛上掀起了不少风波,但公测之后依然是像一颗炸弹一样在圈内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于是本着“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我和我的同学下载了《未定事件簿》,我玩了第一章,我的同学玩到了第四章,怎么说呢?感受很多,优点很少。

整个游戏就像一个被老师或者家长强行要求背过了所有语文文言文的初中生写出来的作文一样,他迫切的想用诸多文言文中的句子或者段落证明自己的学识渊博,却从没有考虑过这些东西用的是否正确。

本期就来简单聊聊这款游戏,以及从这款游戏中我所看到的一些其他事情。

1.关于游戏性

既然游戏的定位是“乙女向文字推理游戏”,那么评价这款游戏显然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乙女向的元素是否丰富,再者就是推理的部分是否精彩。

关于乙女向的部分,如果不考虑其他原因的话,我觉得做的还是比较优秀的,虽然不太符合我这种钢铁直男的审美,但我相信还是可以让不少女性玩家感到赏心悦目的,而且米哈游还为主要的男性角色都配了音,美术风格上也选择了女性玩家更能接受的清新向的画风,感觉上美工部分应该能给一个不错的分数。

不过常看我推送的同学都知道,我一向是把优点说在前面。

抛去美工,这游戏就基本没什么可取之处了,虽然说是文字推理,但其实这游戏基本没有任何的推理要素,游戏的核心玩法,看起来分四部分,辩论,调查取证,思维连接,庭审。

辩论部分,并不是各位想象中的找出逻辑漏洞击破,而是……打牌。

没看懂?没关系,游戏里给出了各种属性卡之间的克制关系。

所以这个所谓的辩论的核心,就是通过打出不同人物的属性卡,通过克制关系让对手的HP降为0,本质上和其他抽卡手游,例如FGO或者百万亚瑟王,并没有什么不同。

至于为什么辩论的时候要想着自己的男神就能赢……这我就不得而知了……

什么?你问这些男神都怎么获得?那当然是抽卡啊,R、SR和SSR都给你准备好了。

调查取证部分,是采用的大多数文字推理游戏类似的场景探索的玩法,通过调查场景中的不同物品来获得线索。

大部分推理游戏的解谜过程也都设置在这里,当我本以为这游戏终于有些像样的解谜要素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个。

是的,米哈游真是怕我们的智商不够用,十分贴心的为我们提供了扫描键,只要点一下场景中能够调查的物品就全部显现了。

可问题来了,解谜探索都能靠一个扫描键来解决了,那么这个游戏,还有什么悬念呢?

至于思维连接的部分,也是逗傻小子的难度,需要连接那些线索,问题都给你问出来了,看着选就行。

在玩这类文字推理游戏的时候,往往故事的高潮就是在举证部分,比如《逆转裁判》中的庭审《弹丸论破》中的学级审判,玩家享受的是针对对方的逻辑矛盾,用手上的证物否定对方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主动权一般掌握在玩家自己手中(需要玩家自己判断举证的时机),比如《逆转裁判中》的“一斤鸭梨”和《弹丸论破》中的“净TM扯淡”。对应到《未定事件簿》中应该就是这个“反对”了。

只是不同的在于,这个反对是系统自动喊的,只要对方说出逻辑矛盾,系统都会自己帮你喊反对,我们只需要负责选择证物就可以了,这……

所以看到这里相信各位也看出来了,什么文字,什么推理,什么辩论啊,本质上这就是一款抽帅哥养成的抽抽抽和刷刷刷的游戏,如果把游戏里的帅哥全部换成萌妹,场景设计成日式冒险题材的,就和市面上那些手游并无二致。而对于这种游戏,谈游戏性就是对“游戏性”这个词本身的侮辱。

2.关于借(chao)鉴(xi)

我相信通过前面的截图相信各位已经看到了不少熟悉的游戏的影子,我先说几个我看出来的,辩论部分的对话UI是借鉴的女神异闻录5,上面那个圆形光标是弹丸论破里的,旁边那张观察的截图上面的黄色光标也是弹丸论破里的。

至于庭审部分,无论是字体还是场景布置,都是参照的逆转裁判。

看到这里的你可能会认为我这么说也是空口无凭,何不直接扔几张P5或者弹丸论破、逆转裁判的截图对比一下?没必要,因为只要玩过其中任何一款游戏的玩家一定可以第一时间就看出其中的借(chao)鉴(xi),而认为米哈游没有抄袭的玩家,也不会因为几张截图就改变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这种擦边球式的借鉴元素,如果硬用产权大棒去打,实在是小题大做,Atlus绝不会因为这游戏用了几个对话框就把这个游戏告上法庭,Spike更不可能就因为用了几个光标就追究米哈游的责任,而在内测时被逆转裁判玩家指着鼻子骂的同音频素材到了公测也被换掉了。而这恰恰就是米哈游最令人感到反胃的地方。

这家公司似乎就愿意用这些只要是玩过原作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元素去做游戏,然后引发玩家之间翻天覆地的骂战,这和网易或者腾讯都不一样。后者是我游戏就是抄了,玩家看出来并且指责我,我也不会去反驳,没看出来那就是我赚了。你看看那些网上给《第五人格》洗白的,网易并没有怂恿过他们去和玩家对线。

而到了米哈游这边,情况就不同了,米哈游有自己的一批忠实的用户,而这些人的眼里是容不得沙子的,所以很容易就会被米哈游拿来当枪使,比如这样。

那么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有心关注微博热搜的同学就会发现,前几天的微博热搜《未定事件簿》的热度可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没错,我就是要用这种擦边球引发热度,管你微博,贴吧,NGA战火滔天,硝烟四起。我只要守住B站这个核心区就可以了,郭敬明曾说过“不管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有消息就是好的。”,米哈游真是把这句话落到了实处,所以我把这个现象叫做“营销式抄袭”。

结语

结语了,就不看这些令人反胃的图了,说点别的。

对于抄袭这件事,大部分路人玩家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大部分人并不会去在意一款游戏是否抄袭,他们评判游戏的标准只有一个——游戏好不好玩。

我无意去苛责那些抱着无所谓心态的玩家,如果不是对游戏行业有所了解,我相信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只是玩个游戏的,能玩的爽就行了。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反映出了国内游戏行业在受众层面的不平衡性。

一方面,国内玩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全球游戏的发展,无论是《荒野大镖客:救赎》或者是《只狼:影逝二度》,都通过直播平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受众,如果只看中国地区连年增长的销量,你甚至会产生人人都在用steam的错觉。

而同时,我们又必须承认,有些人即使是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也不愿意去接触更高门槛的游戏。

他们没有先入为主的道德约束,不愿深究游戏的原创性,只在意游戏好不好玩——而且这样的玩家是占大多数的。

正是这样的环境,才给了《未定事件簿》钻空子的可乘之机,反正国内有主机且玩过《女神异闻录》、《逆转裁判》的屈指可数。

最终过度借鉴的批评必然无法触及核心利益,因为骂《未定》的人和玩《未定》的人本就天各一方,这种过度借鉴的批评根本不可能会影响《未定》的销量。

正因为你玩不到,所以我才山寨一个给你玩,这对于国内的玩家来说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正当理由”,但要知道,这不对。

作为国内顶尖的游戏大厂,米哈游也好,或者是网易、腾讯也好,他们本有责任,去告诉用户,什么是真正的好游戏,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提升整个市场的品味,培养良好的用户习惯。

但可惜的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对中国游戏大厂,仍然停留在用严苛的防沉迷止住社会舆论,应对政策风险,用和各种博物馆、古迹联动,让自己的游戏能走上央视。

那么。谁来为拓宽游戏本身的创意负责呢?

当然你也可以拿出残酷的市场现状来跟我抬杠,如果不遗余力的去创新,那谁来为创新失败的成本负责?这可是一个公司的人等着恰饭啊!况且又不是我米哈游一家在抄,大家都在抄而且都赚得盆满钵满,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确实是这样,如今你当然也可以说,米哈游做出了一款很像《逆转裁判》的游戏,它让本没有可能玩到主机的玩家接触到了手机上的《逆转裁判》(虽然从结果上来看,别说逆转裁判的神髓,连皮都没抄明白),从某种意义上是好事。

但这件事的正面意义,是建立在我们承认对自己的文化、审美不自信上的。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就没有脱掉“山寨大国”的名字,如今像华为、大疆这种走出国门的创新性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我衷心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文化产业,也能像他们一样走向世界,能让那群西方人衷心的觉得我们的游戏有趣,好玩。

毕竟,人嘛,总是要有点理想的。

“有时候你感到绝望的原因就是看着人们一步步从清醒逐渐变得'还可以接受',直到最后你发现能看清问题的那一部分人的声音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游民星空评

参考:

《未定事件簿——一个失败的缝合怪》——JoeRainbow

素材协力:JoeRainbow、君不见

(作者暗影の翼)

责任编辑:

本文由今日都市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